医院简介 医生团队 诊疗技术 公益援助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GF系统的水平分析

  浏览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表达,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的IGFBP-3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肌瘤个数呈负相关。

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密切关系。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来源于2001年11月~2002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妇科专科门诊及西医妇科住院部,子宫肌瘤实验组40例,平均年龄42.15岁;正常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4.27岁。(1)病例选择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子宫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②年龄在30岁以上,50岁以下,未绝经,3个月内均未使用过任何性激素类的避孕药物(具);③子宫体未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瘤体直径≤6cm,多发性肌瘤最大直径≤6cm;④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无心、肝、肾、脑、妇科疾病史;(2)病例排除标准(包括禁忌证或剔除标准):①子宫体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瘤体直径在6.1cm以上者;②年龄在30岁以下或50岁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已绝经的子宫肌瘤患者及B超诊断合并有子宫腺肌症者;④有恶性肿瘤,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垂体瘤、体格发育异常等及精神病患者。

方法 血清IGFBP-3、IGF-1的检测。

标本采集 受试者于月经周期第3~10天晨空腹采静脉血4ml(干燥管,不抗凝),静置1h,3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测。

指标检测 IGFBP-3、IGF-1试剂盒采用美国DSL公司生产,酶标仪型号ELX800,购自美国BIO-TEK INSTRUMENTS公司。

检测方法 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具体操作由我院实验室检验人员进行。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一输入计算机,用SPSS10.0软件包统计和分析。所有结果用X±s表示,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各指标之间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

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从年龄和病程上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性,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同一年龄段差异有显着性(见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IGFBP-3、IGF-1的水平表达差异有显着性(见表1);实验组IGFBP-3的水平表达与肌瘤个数呈负相关(见表3)。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IGFBP-3、IGF-1的水平经较 (略) 表1可见,实验组血清IGFBP-3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有显着性,表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GFˉBP-3水平低于正常人。IGFBP-3水平降低,使血清中游离的IGF-1水平升高,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病。 表2 同一年龄段实验组与对照组IGFBP-3、IGF-1的水平比较 (略) 表2可见,同一年龄段子宫肌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IGFBP-3、IGF-1水平,经ONE-WAY ANOVA统计分析,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3 肌瘤个数与IGFBP-3、IGF-1的水平比较 (略) 表3可见,实验组血清IGFBP-3、IGF-1水平表达与肌瘤个数有相关性。肌瘤个数分3组:1个,2个,多个(≥3)。两者作直线回归分析,直线方程为:y=-438.305x+4282.057,P=0.01,说明血清IGFBP-3值与肌瘤个数呈负相关,即肌瘤个数越多,血清IGFBP-3浓度越低;其原因可能是血清IGFBP-3浓度越低,游离的IGF-1越多,作用在子宫平滑肌细胞的IGF-1浓度越高,导致肌瘤的多发。其确切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三、讨论

子宫肌瘤病因学的现代观点 目前研究提示至少有两个因素致使子宫肌瘤增长。其一是卵巢内分泌激素,包括雌激素与孕激素;主要是肌瘤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高,造成局部的“高雌、孕激素环境”,形成较多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而增强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促使肌瘤增生。其二是生长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表皮生长因子 [2] 、转移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等,这些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方式介导雌、孕激素的促有丝分裂作 用调节子宫肌瘤的生长。其中IGF-1及其受体均可由肌瘤组织所分泌,IGF-1作为雌激素或孕激素的介质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

云南九洲医院微创妇科 云南九洲医院微创妇科
云南九洲医院微创妇科
云南九洲医院微创妇科
站点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