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的疾病,临床经验证明,功血的妇女患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等疾病的可能较之其他人要更高一些。功血的诊断一般可通过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另个方面的判断来确诊,另外,诊断的时候要与相似疾病的症状加以区别。
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
着重检查精神、营养状态,是否有贫血或其他病态,腹部触诊有无压痛及肿块。
盆腔检查
以排除器质性病灶为主,如外阴的裂伤、炎症、赘生物等。
阴道检查
已婚妇女初诊时若无阴道出血,应常规地用扩张器检查阴道、穹窿、子宫颈。有出血者如疑有器质性病灶或妊娠并发症者,应在严格消毒后做阴道检查。双合诊或三合诊以明确子宫大小、质地、位置和活动性、双侧附件情况。未婚妇女行外阴及肛查,若病史提示有器质性病灶,则应征得家长同意后进行阴道检查。
辅助检查
在排除器质性病灶后,需了解卵巢是否有排卵功能和黄体是否健全。
诊断性刮宫
全面刮宫:特别注意两子宫角,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绝经(50岁左右)应行分段刮宫,先刮取宫颈管内膜,再刮取宫腔内膜,分装送检。诊断性刮宫尚有止血作用,对出血量多不止者尤为适宜。刮宫的日期也很重要,如需了解卵巢是否有排卵及黄体功能是否健全,刮宫日期应选在月经来潮前1-2天或来经6小时内。如怀疑黄体萎缩不全时,刮宫日期应在月经第5天,以观察是否尚有残留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对未婚患者,若疑其出血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可征求家属同意,给与刮宫。
基础体温测定
无排卵型功血为单相型体温;黄体不健型显示双相曲线,高温期短,为9-11天;黄体萎缩不全者显示双相曲线,但经期体温下降缓慢。
宫颈黏液
已婚妇女可在经前(流血前)取宫颈黏液,见羊齿状结晶时,提示无排卵功能。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每周一次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连续观察一个周期,一般表现为中、高度雌激素影响。
激素测定
测定促卵泡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可了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状态。如LH/FSH比值大于3及血睾酮增多应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FSH升高,大于40mIU/mL,同时伴雌激素下降,可考虑卵巢衰竭;血催乳素增高为合并高催乳素血症。一般情况下,测定无排卵型功血的性激素,除孕酮水平很低外,其他多在正常范围,即多因下丘脑 垂体功能失调所致。
B超检查
此项检查对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有重要意义,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腔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并能测定子宫内膜厚度,以协助判断是否需要刮宫。由于阴道B超探头距盆腔脏器近,无需充盈膀胱,因而更为清晰和方便。
宫腔镜检查
即使是细致的全面诊刮,由于不能在直视下进行,仍有1/3的宫腔不能刮到。近年来宫腔镜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传统诊刮的误诊率,并可在直视下选点活检。
腹腔镜检查
对少数疑有卵巢器质性病变者可行腹腔镜检查。可以发现有无多囊卵巢、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血常规检查
主要是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出血和凝血时间检查,以排除血液病引起的子宫出血及了解贫血程度。
鉴别诊断
因功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在诊断功血时,要与流产、宫外孕、滋养叶细胞肿瘤的症状进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