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是一个重要系统。它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与唾液腺、胰腺等外分泌腺不同,激素不是通过特殊的分泌管道分泌出来,而是由腺细胞直接释放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然后再运输到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机能起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特定细胞,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称此为旁分泌。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是: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泡状,不具排送分泌物的导管,毛细血管丰富。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分为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分泌含氨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激素有关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有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类固醇激素有关的丰富的滑面内质网,但不形成分泌颗粒;线粒体较多,其嵴多呈管状;胞质内还有较多的脂滴,其中的胆固醇等为合成激素的原料。
每种激素作用于一定器官或器官内的某类细胞,称为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靶细胞具有与相应激素相结合的受体,受体与相应激素结合后产生效应。含氮激素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质膜上,而类固醇激素受体一般位于靶细胞的胞质内。
在作用方式上,神经系统一般是通过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去极化波来实现其调节功能,而内分泌系统则是通过血液运输使激素作用于某些细胞组织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这两个调节系统在结构和机能上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研究表明,所有内分泌腺的分泌均受脑垂体的影响,而脑垂体是受下丘脑控制的;下丘脑是脑的一部分,它又受其他神经中枢的控制。另一方面,激素也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功能,因为激素是经过血液传布到全身各处,脑中也有血管,因而它也能传布到脑中对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和抑制作用。总之,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系统,而内分泌系统也控制许多生理现象和行为。
内分泌系统是由胚胎中胚层和内胚层发育成的细胞或细腻群。它们分泌微量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影响代谢过程而发挥其广泛的全身性作用。内分泌系统与由外胚层发育分化的神经系统相配合,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为了保持平衡的稳定,内分泌系统间有一套完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和较复杂的正负反馈系统。使在外条件有不同变化时,与神经系统共同使内环境仍能保持稳定,这是维持生命和保持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失常所致的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或缺乏,均可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许多器官虽非内分泌腺体。但含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例如脑,肝,肾脏等。同一种激素可以在不同组织或器官合成,如长生抑素,多肽性生长因子。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方面关系密切,例如下丘脑中部即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沿轴突贮存于垂体后叶。鸦片多肽既作用于神经系统(属神经递质性质),又作用于垂体。二者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又互相影响和协调,例如保持血糖稳定的机制中,即有内分泌方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作用,也有神经系统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参与。所以只有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正常时,才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佳状态。